今年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发行已近万亿元
在专项债发行提速的同时,没有明确募投项目的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近两个月也加速发行。2025年至今,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已累计发行了9679.53亿元。其中,江苏省发行了1100多亿元位居首位,云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河北等省份发行规模居前。值得注意的是,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发行规模已超过了去年安排的8000亿元额度。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的用途或已进一步扩围,不限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。从2023年底起,未披露“一案两书”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开始发行。此类新增专项债没有明确募投项目,被认为用于化解地方债务。2024年,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发行了8700多亿元。财联社注意到,今年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的发行进度起初较慢,但从6月份开始悄然提速。同时,2025年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的累计发行规模已超过了8000亿元的安排。业内分析师指出,“特殊新增专项债”超过8000亿元的安排,主要是因为除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外,另有一批新增专项债被安排用于偿还拖欠款,这类新增专项债同样没有披露“一案两书”。事实上,今年6月以来,多个省份陆续披露了2025年最新调整的债务限额规模。其中湖南、云南、广西、河南、四川等至少五省均明确用于“清欠”的新增专项债额度,合计超过千亿元。华创证券宏观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,今年新增专项债限额4.4万亿元,按照10%估算,用于“清欠”的体量在4400亿元左右。(2025年8月26日)
国内要求国资央企要进一步深化产业援藏
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召开会议,明确提出国资央企需进一步深化产业援藏,出台更多务实举措,鼓励央企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,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,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、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,持续扩大在藏投资规模。近期,国资央企援藏行动全面升级,2025年7月推进会上,16家央企与西藏签署75个产业项目协议,总投资额达3175.37亿元,创历年援藏项目规模新高,重点聚焦清洁能源、绿色矿产、电力通信、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,预计直接新增就业岗位超1.14万个。在能源领域,国家电网“十四五”期间在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,投运拉萨500千伏输变电工程,并通过特高压线路将西藏清洁电力输送至全国16省市,累计外送电量超160亿千瓦时;中国华能深度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梯级开发,推动高原绿电规模化利用。特色产业方面,中粮集团扶持青稞、牦牛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,中石化“卓玛泉”饮用水带动800余人就业;民生援藏同步强化,央企将帮扶资金向基层倾斜,实施“小而美”惠民工程。民族团结工作融入援藏全过程,央企通过项目建设、产业合作、文化交流等方式助力边疆稳固,如中交集团在拉萨推进交通智慧化、城市更新与生态治理,中国铁建打造江达文旅小镇探索县域经济新模式。(2025年8月26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