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势要点:中美贸易会谈的主要作用是缓冲和管理分歧
据路透社报道,新一轮中美贸易会谈将于9月14日至1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,这是今年以来双方第四次面对面对话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率领代表团与美方磋商,议题涵盖关税、出口管制、TikTok等敏感问题。在贸易谈判前,中美之间发生了一些贸易摩擦,这些摩擦也将成为此次贸易谈判中的关键议题。日前,中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,中方已对美国芯片贸易政策启动反歧视调查,同时对部分美国模拟芯片进口展开反倾销调查,涉及助听器、Wi−Fi路由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应用场景。商务部指出,美国近年来不断通过出口管制、贸易清单等方式打压中国企业,此类“保护主义”政策涉嫌歧视中国,遏制中国在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。中方声明似乎为对美国商务部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回应。稍早之前,美国商务部宣布将32家实体列入限制贸易名单,其中23家位于中国,两家企业被控为中芯国际采购美国芯片设备。值得注意的是,Tiktok在美国的运营问题也将在此次会谈中被重点提及。此前,特朗普已将强制出售命令的最后期限延期至9月17日。需要指出的是,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会因为一两轮谈判而化解,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会谈更像是一种 “管控风险、维持可控摩擦”的常态化机制,涉及的面比较广,“议而不决”的状态较多,但起到缓冲和管理分歧的作用。(CL)(2025年9月14日)
形势要点:8月社融与新增人民币贷款出现不同程度下滑
近日,央行公布8月社会融资以及金融统计数据。具体来看,2025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6.56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4.66万亿元。然而其中几个大项却出现增量下滑,比如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.93万亿元,同比少增4851亿元;信托贷款增加1942亿元,同比少增1614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1.56万亿元,同比少2214亿元。而政府债券净融资10.27万亿元,同比多4.63万亿元,依然是拉动社融的主力。人民币贷款方面,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.46万亿元,而去年同期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为14.43万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增加7110亿元,去年同期为1.44万亿元;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12.22万亿元,去年同期为11.97万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227亿元,去年同期则是4591亿元。另一方面,8月末,广义货币(M2)同比增长8.8%,增速与上月末持平;狭义货币(M1)同比增长6.0%,增速较上月末高0.4个百分点。二者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收窄。对此,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近期M1增速上升较快,M2和M1增速剪刀差显著收窄,主要受上年同期M1基数下沉推动,实体经济活跃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,特别是仍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(PMS)(2025年9月14日)